标 题: | 我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 | ||||||||
索 引 号: | 111503000115547383/2022-08639 | 发文字号: | |||||||
发文机构: | 统计局 | 信息分类: | 图表图解 | ||||||
概 述: | 我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 | ||||||||
成文日期: | 公开日期: | 2022-12-09 16:44:08 | 废止日期: | 有效性: | 有效 |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
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紧密结合,赋予其时代特色。
一、传统文化现状
我们传统文化内涵深刻,有五千年历史,便自秦汉有较为完整的历史记载算,也有着两千二百多年的历史,此过程中民族不断融合变迁,更进一步促进了民族文化繁荣,传承过程中部分文化完全消失、部分文化不完整,但所遗留存下来的仍然体量巨大,这些文化经过时间的筛选,所遗存下来的多为优良文化,但也有低俗文化。
2011年10月18日党的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文化强国”长远战略。在党的政策支持下,传统文化发展欣欣向荣,众多优秀作品脱颖而出,彰显文化自信,如《我和我的祖国》《觉醒年代》《长津湖》等优秀影视作品,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及《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优秀艺术节目,这些作品在建构主流文化价值认同、体现时代性、展现中华文化魅力等方面十分出色,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与创新表现。北京冬奥会上,“来时迎客松,别时赠折柳”展示出中国式浪漫,饺子、豆包、麻婆豆腐、烤鸭等美食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美食文化,剪纸等中国文化元素随冰雪盛会大放异彩,“孔子学院”走向世界各地,到2021年10月全球共有127个国家或地区开始了总计476家“孔子学院”,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华文化在世界面前展现出高度自信与创新样态。
对于传统文化,一方面我们要保持高度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也要以辩证的眼光看待,我们的传统文化虽体量巨大、源远流长,但当下阶段仍有不足之处。
(一)教育多年来对传统文化重视不够
我国多年来的家校教育中,家庭教育多以提前知识教育、才艺学习为主,中小学阶段虽有涉及传统文化,但涉及范围不够广、程度不够深入,只做简单常识普及;后续高等教育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专业的占比小,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入传统文化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都不够,载体也比较单一,相较于我国庞大的人口,传统文化的人才十分稀少。
(二)缺少传统文化传承人
部分非遗文化及民俗文化培养传承人是一个长期且漫长的过程,例如中医、戏曲,现在生活节奏快,唯学历论、结果论、成绩论,在这种社会风气影响下,当代年轻人很难静下心来学习传统文化相关技艺、知识,这对于传统非遗及民俗文化传承造成巨大影响,致其式微甚至传承难以为继,部分许多传统文化传承青黄不接,濒临断绝。
(三)部分民众不能理性看待传统文化
部分群众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过于神圣化,缺乏平常心,将一切与其相关的标准都奉为圭臬,不仅自己不作出丝毫改变,而且还要将此想法强加于人,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传统文化融入时代元素;另外,极少部分群众受外来文化冲击,思想上完全不认可我国传统文化,将其全盘视为糟粕,崇洋媚外,缺乏民族文化自信心。
(四)传统文化市场过度商业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企业家、商人一味追求文化的商业价值,不考虑文化的精神属性,唯利是图,肆意攫取文化市场超额利润,导致传统文化市场的恶俗化、低级化。如现代网络恶搞版的“虎啸山林”“千里走单骑”图,哗众取宠,已经丧失其文化属性。
其产生的主要原因:部分人价值失范、信仰崩溃,过度的商业化将古今中外各种文化的都汇集一处,泥沙俱下;人民群众现阶段又缺乏相关辨别能力,两者共同作用导致了传统文化的过度市场化。
以上多种原因导致传统文化在社会上虽呈现繁荣发展趋势,但是距离传统文化全面繁荣还有着一定距离。
二、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
从国家角度分析,我国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已大有改善,对精神文化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文化建设,在我国在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断迈进的过程中,传统文化也将随之繁荣发展,这是历史的必然;从全人类的角度出发,中华文化内涵丰富,涉及多个方面,在文字、历法、音乐、医学、思想、饮食、工艺等等领域都取得过重大的成就,对世界文化繁荣,历史研究、思想借鉴、工艺进步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领域相关人才必将更为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更进一步助推我国传统文化繁荣。
但也要意识到,并不是所有传统文化都将兴盛,在此过程中必将有一部分传统文化由于不契合时代,以及其本身传承的复杂性、特殊性仍将沉寂下去,甚至可能是仅凭在国家政策艰难维系,仅能发展一些相关文创产品。例如陕西、甘肃一带的皮影戏,其制作方法、台词唱功虽可以通过现代技术加以改进、辅助,但是培养传承人所需时间久,手脑协调度要求高,且学习过程枯燥,对于能达到学习门槛的人一般都有更好的选择,所以未来很可能是少数人维系传承。
三、促进传统文化发展建议
在坚信我国文化繁荣昌盛的自信前提下,当客观意识到实现文化的繁荣不是一蹴而就的,其过程中也会面临种种阻力,传统文化发展繁荣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但是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是曲折向上的,我们只有谨守初心、砥砺奋进,尽快在社会层面形成学习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才能加快这一目标的实现。
(一)以中华传统节日为抓手,在社会上营造国学氛围
推出“我们的节气”系列文化活动和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民俗文化活动等。在传统节日前后宣传相关文化,如常见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和部分群众了解不深的节日,如寒食节、中元节,以及少数民族相关节日,如开斋节、泼水节,通过这些传统的节令风俗可初步了解我国古代人民的经济状况、生活习惯等,感悟伟大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等,例如,端午节各地因地制宜开展纪念屈原活动,宣扬对国家民族的忠心、气节。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要以社会民间团体力量为主,政府相关部门多加引导,做好把控,以持续激发民间社会团体的内生动力,培育相关领域人才为目的,同时注意对所涉及相关产业企业、资金、流程严格把关,最大可能杜绝过度商业化。
(二)加大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比重
一方面压缩现有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篇目数量,侧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另一方面由教育行政部门委托权威教学研究机构组织编写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读本,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分编学前阶段、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分册,从小培养传统文化;在高等院校设立孔子学堂,开设琴、棋、书、画、诗、礼课程培育“六艺”技能,通过广大学生群体向社会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传统文化现代化创新
传统文化是一个不断被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增量。例如,中国古代从“和为贵”、“无讼”理念出发,对社会纠纷偏重采用调解的方式解决,现在被创造性转化为人民调解制度,创造性地发展为ADR制度(即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中国古代从“仁至义尽”理念出发,规定了斩监候、绞监候制度,现在被创造性地转化为死刑缓期执行制度。马克思说文化的本质是自然的人化。也就是说文化的核心是人,是由人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东西,一切文化都是属人的。随着历史的进步,人的思想意识形态也在不断进步,传统文化也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具有新的内涵。因此传统文化现代化创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对于与时代不符的优良传统文化,应根据其本身特点结合时代特色进行创新,例如传统服饰受限于工艺以及时代习惯,部分设计并不十分符合现代习惯,应用更为先进的材料、工艺进行改良,使其更为贴合人体结构;另外,制造传统服饰工艺复杂,材料成本高昂,现代工艺材料相对造价低,生产便利,已广泛使用,但是部分人仍坚持从传统,因循守旧不做改变,对此要客观引导,消解对立情绪,随着时间推移,不符合时代的将会逐渐淡出时代。
(四)培养传统文化传承人
对于传承难以为继的传统文化,一是要政府相关部门在社会层面广泛宣传,提升其社会知名度,吸引有志于此的新鲜血液加入。二是要财政部门划拨资金,提高从业人员待遇,留住人才并吸引人才;三是对于少数传承濒临断绝的传统文化一定要做好传承维系工作。要对相关内容进行电子留档,并根据各地现实情况在各地院校设立相关学院、开设相关课程,维系其传承不绝。同时,各地要结合实际,加入本地民族文化、产业文化各地等内容,为其注入活力。
四、结论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必将繁荣发展,现阶段由于历史、国情等原因在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我们要以现实问题为抓手,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要立足我党发展路线和国家基本国情,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文化领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上一条:
下一条:
乌海政府网 乌海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乌海市人民政府 主办 乌海市大数据中心 维护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
网站维护电话:0473-3998508 蒙公网安备:15030202000006
蒙ICP备0500080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3000001